首页 > 两汉的诗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时间:2022-09-18 两汉 查看: 142   作者:佚名

出自汉朝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八。
一端:半匹。《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合欢被:“合欢”,一种图案花纹的名称,这种花纹是象征和合欢乐的,凡器物有合欢文的往往就以合欢为名。
著:在衣被中装绵叫做著,也叫做“楮”,字通。
长相思:丝绵的代称。“思”和“丝”字谐音,“长”与“绵绵”同义,所以用“长相思”代称丝绵。
缘:沿边装饰。
结不解:以丝缕为结,表示不能解开的意思。这是用来象征爱情的,和同心结之类相似。
别:分开。
离:离间。
此:指固结之情。以上二句是说彼此的爱情如胶和漆结合在一起,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分开。

赏析

这也是歌咏爱情的诗,主人公是女性。诗中大意说:故人老远地寄来半匹花绸子,那上面的文彩不是别的而是一双鸳鸯。我把它做成合欢被,装进丝绵,四边用连环不解的结做装饰。这被就是我和他的如胶似漆的爱情的象征。古诗中往往有和歌谣风味很相近的,本篇就是显著的例子。


此诗似乎是《孟冬寒气至》的姊妹篇。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写了一位思妇的
意外喜悦和痴情的浮想。
这喜悦是与远方客人的突然造访同时降临的:客人风尘仆仆,送来了“一端”
(二丈)织有文彩的素缎(“绮”),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女主人公,这是她夫
君特意从远方托他捎来的。女主人公不禁又惊又喜,喃喃而语曰:“相去万余里,
故人心尚尔”!一端文彩之绮,本来也算不得怎样珍贵;但它从“万里”之外的
夫君处捎来,便带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丝丝缕缕,该包含着夫君对她的多少
关切和惦念之情!女主人公能不睹物而惊、随即喜色浮漾?如果将此四句,与前
一首诗的“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对照着读,人们将会感受到,其中似还含
有更深一层意蕴:前诗不是诉说着“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的凄苦吗?一封
“书札”而竟怀袖“三岁”,可知这“万里”相隔不仅日久天长,而且绝少有音
讯往还。这对家中的妻子来说,该是怎样痛苦难挨的事!在近乎绝望的等待中,
难道不会有被遗弃的疑惧,时时袭上女主人公心头?而今竟意外地得到夫君的赠
绮,那“千思万想而不得一音”的疑惧便烟消去散。那么,伴随女主人公的惊喜
而来的,不还有那压抑长久的凄苦和哀伤的翻涌么?张庚称“故人心尚尔”一句
“直是声泪俱下”、“不觉兜底感切”,正体味到了诗行之间所传达的这种悲喜
交集之感(见《古诗十九首解》)。适应着这一情感表现特点,此诗开篇也一改
《古诗十九首解》常从写景入手的惯例,而采用了突兀而起、直叙其事的方式。
恐怕正是为了造成一种绝望中的“意外”之境,便于更强烈地展示女主人色那交
织着凄苦、哀伤、惊喜,慰藉的“感切”之情--这就是开篇的妙处。
自“文彩双鸳鸯”以下,诗情又有奇妙的变化:当女主人公把绮缎展开一瞧,
又意外地发同,上面还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之形!鸳鸯双栖,历来是伉俪相偕的
美好象征(如《孔雀东南飞》之结尾就是一例)。夫君之特意选择彩织鸳鸯之绮
送她,不正倾诉着愿与妻子百年相守的热烈情意么?女主人公睹绮思夫,不禁触
发起联翩的浮想:倘若将它裁作被面,不可以做条温暖的“合欢被”吗?再“著
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该多么惬人心意!“著”有“充实”之意,“缘”指
被之边饰。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结,这是制被的常识。但在
痴情的女主人公心中,这些平凡的事物,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丝绵”使她联
想到男女相思的绵长无尽;“缘结”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结难解。这两句以谐音双
关之语,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痴情,传达得既巧妙又动人!制成了“合欢被”,
夫君回来就可以和她同享夫妇之乐了。那永不分离的情景,激女主人公喜气洋洋,
不禁又脱口咏出了“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的奇句。“丝绵”再长,终究有
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这世上惟有“胶”之与“漆”,粘
合固结,再难分离。那么,就让我与夫君像胶、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
将我们分隔!这就是诗之结句所的奇思、奇情。前人称赞此结句“语益浅而情益
深”。女主人公的痴情,正的如此深沉和美好呵!
初读起来,《客从远方来》所表现的,就是上述的喜悦和一片痴情。全诗的
色彩很明朗;特别是“文彩双鸳鸯”以下,更是奇思、奇语,把诗情推向了如火
似的锦的境界。但读者是否注意到:当女主人公欢喜地念叨着“以胶投漆中,谁
能别离此”的时候,她恰恰正陷于与夫君“万里”相隔的“别离”之中?以此反
观全诗,则它所描述的一切,其实都不过是女主人公的幻想或虚境罢了!又何曾
有远客之“来”,又何尝有彩“绮”之赠?倘若真能与夫君“合欢”,她又何必
要在被中“著”以长相之思、缘以不解之结?所以还是朱筠对此诗体会得真切:
--“于不合欢时作‘合欢’想,口里是喜,心里是悲。更‘著以长相思,缘以
结不解’,无中生有,奇绝幻绝!说至此,一似方成鸾交、未曾离者。结曰‘诗
能’,形神俱忘矣。又谁知不能‘别离’者现已别离,‘一端绮’是悬想,‘合
欢被’用乌有也?”(《古诗十九首说》)如此看来,此诗所描述的意外喜悦,
实蕴含着夫妇别离的不尽凄楚;痴情的奇思,正伴随着苦苦相思的无声咽泣!钟
嵘《诗品》称《古诗十九首》“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这首诗正以
温丽的“遗绮”之喜,抒写了悲远的“别离”之哀,“正笔反用”,就愈加“惊
心动魄”。
展开全文
上一篇:兰草自然香,生于大道旁。
下一篇: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输入字:
相关知识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_摘自《礼记·礼运》解释: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之源。原文摘要: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_摘自《礼记·学记》解释:优秀的冶匠的儿子,一定是先学习缝制皮衣;好的射手的儿子,一定是先学会用竹条编制器具。比喻学习一定要由浅入深。原文摘要:之;不善学者,师勤

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情

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情_摘自《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解释:当面奉承的人往往不忠实;掩饰面目的人往往没有真情。原文摘要:以亲,货贿以交,接利以合,故得望誉征利,而依隐於物,曰贪鄙者

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_摘自《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解释:更多地考虑自己私利的人没有道义可讲;说大话的人很少能实践诺言。原文摘要:利,而依隐於物,曰贪鄙者也。质不断,辞不至;少其

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_摘自《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解释:君子要能够识别多种人并区别对待,能够广泛地学习并辨别好坏,多参与谋议并出言谨慎。原文摘要: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

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

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_摘自《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解释:君子坚持仁爱,坚定志向,先做后说,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假如你不这样做,那么即使是你的亲人,哪又有谁肯亲近你呢!原文摘要:

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

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_摘自《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解释:得到贤能之士治国理政,则国家就安定存在,失去贤能之士的辅政,则国家就有危亡之虞。原文摘要:止,又以尸谏,可谓忠不衰矣。纣杀王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_摘自《论衡·卷二十五·解除篇》解释:没落的时代喜好相信鬼魅,愚蠢的人们喜好祈求福分。原文摘要:法,缘古逐疫之礼也。昔颛顼氏有子三人,生而皆亡,一居江水为虐鬼,一

牛刀可以割鸡,鸡刀难以屠牛。

牛刀可以割鸡,鸡刀难以屠牛。_摘自《论衡·卷十二·程材篇》解释:宰牛的刀可以杀鸡,杀鸡的刀难以宰牛。原文摘要:治本,文吏理末,道本与事末比,定尊卑之高下,可得程矣。尧以俊德,致黎民雍。孔子曰

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

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_摘自《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解释:人有优点,也必有缺点;人的技能有巧的一面,也必然有笨拙的一面。原文摘要:则精有所尽索。著作之人,书言通奇,其材已极,其知已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