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先秦的诗句 » 正文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看: 61次  时间:2022-09-18  分类 : 先秦

摘自《荀子·劝学》

解释: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

原文摘要:
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

注释参考

无隐

(1).没有隐瞒或掩饰。《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 晋 僧朗 《答晋主昌明书》:“夫至人无隐,德生为圣。” 宋 徐铉 《送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诗:“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 清 赵翼 《簷曝杂记·王云锦》:“上问其元日何事,具以实对。上嘉其无隐。”

(2).没有隐士。《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扬雄 《连珠》:“明君取士,贵拔众之所遗……是以巖穴无隐,而侧陋章显也。”

(3).没有隐蔽,完全显露。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循吏》:“海边有 越王石 ,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 愿 往观试,清彻无隐。”

不形

不显露。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好恶不形,则是非不分。” 晋 陆机 《辩亡论下》:“乱不极则治不形。” 明 方孝孺 《送石君永常赴河南佥事序》:“不形好恶,不倾是非,咸得其正,然后可以为正矣。”

标签:古籍 荀子

<< 上一篇 下一篇 >>

搜索

推荐资源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2006-2021 www.manjiuye.com 慢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