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3 早教知识 查看: 12
如果你要拍水,不能只看水本身的颜色。其实水本身是没有颜色的,它的颜色是环境决定的。比如你在九寨、长江、黄河看到的水,颜色是大不相同。这只是环境不同而已,即使你看到的水并不清澈透明,但你如果善于利用环境条件,完全可以拍出你想要的颜色。下面几个技巧你可以试试。
技巧1:选好时间
前面说了水的颜色由环境决定,不管水本来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但你在不同的时间,比如早、中、晚三个时间拍摄的照片,水的颜色是截然不同的。
在中午太阳从顶上照下来,你看到水的颜色是这样的。这就是大家说的本来的颜色。
在早上,江面相对平静,这是水面就如同一面镜子,天空是什么颜色,水面就是什么颜色。
在晚上,江面根据城市灯光变得五彩斑斓
技巧2:选好角度
如果是一个摄影有经验的人,是非常善于利用水面不同的角度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这张工作照拍摄者是站着拍摄的,可以看到水的颜色是黄色的
拍摄时采用一个比较低的角度,可以看到由近到远水面的颜色有变化
如果找一个好的角度,机位再放低一点,完全可以把水面拍得波光粼粼一样透彻。这张照片是在原地,换了一个90度的位置拍摄的画面。
技巧3:用好光线
光线变化对水的改变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早晚,光线以斜射的角度,在水面上上的反射,会有一些奇妙的色彩变化。
在太阳还没出来之前,拍摄的水面效果是这样的
太阳出来之后,在水面上形成的颜色变化丰富多彩
早上太阳照射水面产生的光斑效果
技巧4:善用相机设置
看了前面的照片,有的人可能会问,颜色怎么这么鲜艳,是否做过后期的?其实在相机上同样可以做后期,如果你善用使用相机的设置,前期在相机上做好各项设置,可以大大减少后期的工作。
比如照片风格可以设置自己的专属模式,在这里可以对照片的精度、对比、饱和度、色调等设置。这和大家平常用lightroom和CameraRaw中的设置相近。如果你拍摄风光,可以把精度、饱和度设置高一点。反差就是对比度,看情况设置了,比如大光比的环境下,把反差降低,阴天你可以把反差提高。
色温和白平衡漂移这两项设置估计大家平常使用较少,实际上这两项设置是我在拍摄照片中使用比较多的设置,它能改变原来的色调,给照片带来一种个性的情绪。不过这个需要自己长期总结摸索,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色调。
使用相机的默认设置,拍摄的画面效果
改变色温、对比度、饱和度等设置,拍摄的画面效果对比
如果想让水的颜色偏蓝,可以降低色温,比如白天拍摄正常色温在5600左右,你可以设置为5000左右,同时提高饱和度。可以改变原来发灰发黄的色调。
技巧5:利用慢速快门
说到拍水,大家一定知道慢速快门拍摄的技巧。利用慢速快门可以把流动的水拍得如丝绸一般柔滑,把湍急的水拍静止,你会发现原来并不反光的江面,现在像镜子一样反光。
使用慢快门,把流动的水静止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水面就如同一块镜面玻璃
一、亚洲河流
亚洲河流年径流总量13190立方千米,占世界的河流年径流总量的33.9%,居各洲首位。亚洲河流分布不均,在降水丰富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河网密度最大,年径流量也较大;但在降水稀少的中亚和西亚,河网稀疏,有广大的内流区和无流区,河流径流量也较小。
太平洋流域: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和湄公河等,流向与地形方向一致,多东流入海,主要属于降雨补给的季风型河流。
印度洋流域:主要河流有发源于青藏高原南侧的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以及发源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亚美尼亚高原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前者为热带季风型河流,后者属于融雪水和雨水补给型河流。
北冰洋流域:主要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河水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因处高纬度地区,结冰期长,春季经常导致凌讯,形成广大沼泽地带。
内陆流域: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伊犁河和塔里木河等,大部分发源于中亚高山,以冰雪融水为主要水源。
二、欧洲河流
全欧洲河流以东北—西南向的总分水岭(北乌瓦累丘陵、瓦尔代高地、喀尔巴阡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达卢西亚山脉)为界,该线西北属北冰洋和大西洋流域,东南则属里海和黑海、地中海流域。欧洲河流大部分属外流区,但因欧洲第一大河伏尔加河为内流河,故内流区也占相当比率。欧洲平原广阔,气候湿润,大多数河流水量丰富,水流平缓,通航里程长。
按水文特征的差异,欧洲河流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东欧俄罗斯型: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流速缓慢,以雪水补给为主,如伏尔加河、第聂伯河、顿河等。
西欧大西洋型:以雨水补给为主,全年水量相对均衡。
北欧型:河湖不分,以雪水和雨水补给为主。
南欧或地中海型:因阿尔卑斯山逼近海域,河流短小,以雨水补给为主。
混合型:因补给地区不同和流经气候带多,上下游水文特征不同,如多瑙河和莱茵河等。
山地型:高山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中等山脉河流以雪水和雨水补给。
三、非洲河流
非洲大陆有东南向西北倾斜的地势特征,决定其水系多流入大西洋(包括地中海)。干旱地区广大和大陆边缘多山的地形特征,形成了大陆内流区和无流区面积广大及沿海河流相对短小的水系特点。大陆东部南北纵贯的主要分水岭,把全洲水系分为大西洋流域和印度洋流域两大部分。外流流域面积2030万平方千米,
四、北美洲河流
全洲平均年径流总量约8200立方千米,仅次于亚洲和南美洲,居各洲第三位。
在流域性质上,外流区具有绝对优势,占全洲总面积88%;内流区主要局限于西部山区和墨西哥高原北部,占全洲面积的12%。
?
北美洲主要河流示意图
外流区大河中,除圣劳伦斯河外,育空河、马更些河、哥伦比亚河、密西西比河、科罗拉多河、格兰德河都发源于大陆主要分水岭落基山脉,分别注入墨西哥湾、太平洋和北冰洋。发源于阿巴拉契亚高地的河流,分别向东注入大西洋或西经俄亥俄河-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源出劳伦琴高原的河流,分别北流注入哈得孙湾、东南汇入五大湖-圣劳伦斯河或经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
在水系发育的规模和程度方面,地域差异也十分明显。阿巴拉契亚高地以东,降水丰富,河网稠密,水量充沛,但由于山地逼近东岸,空间面积局限,所以河流比较短促,大多单流入海。大陆西岸也因山脉紧逼,河流短小。西部也有较大的水系,如育空河、哥伦比亚河、科罗拉多河等,但大部分流经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属“过境河”。中部地区北有马更些河,南部有密西西比水系,河网密度较高。
五、南美洲河流
全洲河流年平均径流总量11759立方千米,仅次于亚洲;平均径流深度661毫米,居各洲之首。在地形结构和气候的影响下,河网分布表现为东西之间的差异。
安第斯山脉是南美大陆最重要的分水岭。由于它逼近西岸,太平洋流域的河流一般短促陡急、独流入海,很少构成系统,流域面积较小;西部沿海还有许多地区气候干旱,河流少且水量小。
太平洋流域的径流量仅占全洲径流总量的11.3%,流域面积仅占全洲的7%。安第斯山脉以东的大西洋流域,河流源远流长,水量丰富,拥有亚马孙、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和奥里诺科、圣弗朗西斯科四大水系。大西洋流域的径流量约占全洲径流总量88.2%,流域面积约占全洲的85%。
?
南美洲主要河流示意图
南美洲内流区面积约140万平方千米,仅占全洲总面积的8%。安第斯山区的玻利维亚高原,地形闭塞,降水稀少,若干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流入高原盆地后,通过蒸发、渗漏而最终消失,成为南美洲主要的内流区。此外,阿根廷西北内陆介于安第斯山和科尔多瓦山之间,为另一内流区。
巴塔哥尼亚高原中北部,也属内流区域。
全洲内流区河流年径流量为59立方千米,仅占全洲河流年径流总量的0.5%。
六、大洋洲河流
由于气候炎热干
1.
尝试多种构图
在拍摄河流时,使用不同的构图,可以选择性地强调你想展示的景物特性,产生不同的拍摄效果。依据河流在画面中的走向,可以划分处横向与纵向两大类基本构图。
横向构图,适合较为平直的河岸,配合广角乃至超广角镜头的视野,可以轻易地营造“宽阔”的感觉:
2.
纵向构图,则可以展示河流的深远。河流从画面的前景延伸至远方,配合广角镜头“近大远小”的成像特点,能大大增强空间纵深感。
3.
对称构图
横向构图的常见套路就是,拍摄对岸景物的倒影。如果水面足够平静,倒影清晰,可以考虑使用对称构图来表现倒影之美。
4.
俯拍曲线
在高处俯拍大景,展示一段河岸的曲线,也是拍摄河流的一种常用套路。选择光圈优先模式,使用尽可能小的光圈,配合广角镜的大视野,尽可能地在大空间尺度内展示河流延伸的趋势。
如果你想把黄色的河水图片调成清水,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1.使用图像编辑软件,比如Photoshop等,打开图片。
2.选择“调整色彩”或“色彩校正”功能,可以找到“饱和度”、“色彩平衡”、“曲线”等选项。
3.降低图片的饱和度,将黄色的颜色饱和度减小到合适的程度,使得黄色变得不那么强烈。可以通过调整饱和度、色相和亮度等参数来实现。
4.调整图片的色彩平衡,把黄色的色彩抑制掉,增加蓝色和绿色的比例,使得整个图像看起来更加清晰。
5.最后,对整个图片进行进行微调,使其看起来更加真实且符合你预期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水图片,仅通过图像处理很难完全还原。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环境改善和维护来改善河水质量。
1:尼罗河全长6695公里
2:亚马逊河全长6516公里
3:长江全长6380公里
4:密西西比河全长6019公里
5:额尔齐斯河全长5570公里
6:叶尼塞河全长5550公里
7:黄河全长5460公里
8:阿穆尔河全长4410公里
9:刚果河全长4380公里
10:湄公河全长4425公里
11:勒拿河全长4260公里
12:马更些河全长4240公里
13:尼日尔河全长4126公里
14:拉普拉塔河全长3998公里
15:达令河全长3717公里